时光飞逝,岁月如梳。刚刚还拥一丝惜春失落,沉浸于初夏的清浅,一年一度的“端午节”却已悄然而至。时序的更替,快的让人真的有点缓不过神来——仲夏到了。
“端午节”,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在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文化影响力。每当端午来临,人们最普遍的习惯就是插艾草、绣荷包、赛龙舟、吃粽子。当然,根据国内地域的不同,对这些习惯的重视程度又各有差异,而“吃粽子”,应该是端午节里最具标志性的、最核心的一项内容。也正因如此,粽子在人们的“端午记忆”中也就最深刻,它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食品。
在我的记忆中,端午和粽子,一直是一份童年的美好怀念,是一缕温馨的浓浓乡愁,它就如粽香一样,悠悠飘荡在心头脑际,不时滋润着因都市喧嚣而变味,因岁月雕蚀而淡漠的心情。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太行山区里,人们做的粽子,大都是用苇叶包裹粟米和红枣、用马莲草捆绑而成的,那一份清香独特,一份甘甜香纯,充满了童年的记忆,沉淀了粽子的底韵,酝酿了人生的味道。
记得小时候,每逢端午来临,就要提前用盆把粟米先浸泡在冷水里,大约会泡上十多天的样子,等到包粽子的时候,再到水井边一遍遍地涮掉泡出来的霉污,直到清水中只剩下黄澄澄的、一捏即碎的粟米。村里曾经有一片苇地,在仲夏时分,苇叶会长的郁郁葱葱,摘几把回来和马莲草一起放在锅里煮上一遍,叶草煮柔软了即可开始包粽子。母亲会坐在小橙子上,一颗枣、一把米地精心包出一个个梭角分明的粽子来。
煮熟了的粽子香飘院外,一进门就能闻到那很浓烈的香味。那时,由于食物极不丰富,粽子就是一份非常稀罕的美食,孩子们吃的满嘴流香,只不过吃几顿后也就没有了,想吃还得等到来年。在我看来,粟米显然是比江米更粘,口感要更好些,黄色的粟米和红色的枣肉混在一起,已经是非常好吃的了,当时还总喜欢再加上点糖,更是甜蜜的无与伦比,现在想起来,当时又何必要加糖呢?纯枣肉混粟米就已经很醇香的了。
可能人的一些感觉,都是由习惯养成、有情感记忆的,以至于人们总会保留一份儿时的食味感,这粽子大概就是其中之一。时至今日,我还始终认为,唯有童年的粟米粽子才最好吃,也才最有粽子的味道。其实,每个人都是一样的,因各自都保留着一种家乡的、习惯性的味觉记忆,故而在心中留下了一份独特的喜好,一靠子改不掉、忘不了,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,越老越浓烈,历久弥新。
显然,这端午节的粽子也是一份乡愁,因为它属于生活的一部分被记忆,因为它是生命过程中的客观存在,所以,它自然会被人们所追忆和回味。而由这份记忆所引起的一系列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等等印象,自然会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思绪和心情,从而产生出各种情感效应,让人从往事中沉淀心绪,品味流逝的温馨,充实精神生活,咀嚼人生的岁月沧桑。
端午节的由来,是否与屈原有关并不确定,但吃粽子却一直是人们记念屈原的一份情怀释然,千年以来无怨无悔地代代相传。端午节和吃粽子,与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一样,它通过一个确定的日子,传承一段古老的故事,推崇一种人生的境界,弘扬一份思想追求和社会正能量。这大概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,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,因为,这份绵绵不绝的情怀,谁也无法估量它蕴藏着的人文情怀和内涵力量。
说到文化传承,就想起苏东坡曾写过的一首《浣溪沙.端午》:“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”。它描写的是端午节“浴兰汤”活动,佳丽们梳洗后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,而五彩花线缠在手臂上,符篆斜挂在发髻上,祈愿天长地久幸福。可见,宋朝的端午节活动,有着显明的仪式感,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啊。
今天的粽子,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食品,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摆在那里,不过我从来没有想过在非端午节的时候去买它吃,因为在我看来,粽子它就是端午节的专用食品,在其它日子里吃没有任何意义。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讲过,只有在端午节前摘的苇叶才味道好,今天才知道:“端午日”阳气旺盛,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,因此,靠近端午节摘的苇叶才清香浓郁,味道也才最好。
每逢端午节,人们就要吃粽子,而在吃粽子的同时,又会勾起关于粽子的许多记忆,这也许就是“传统节日”文化内涵之意义所在吧。明天就是端午节了,家里的粟米粽子也已经包好上锅。此时此刻,从厨房和窗外,都不时飘来粽子的独有清香,显然,端午节的味道已充满了都市的空间……
今又相逢品粽时,
清香漫处念成漪。
流光飞逝人生老,
唯有乡愁一梦痴。
相关文章:
来偷一句情话,暖TA一整天12-27
早安心语图片正能量文案:坚强地生长,长成坚毅模样!12-26
一句话早安正能量蜕变语录句子,早安!12-26
生命的尽头是死亡,敬请珍惜。适合发朋友圈的珍爱生命文案12-26
积极向上治愈系的文案12-26
每日文案|这里有为你准备好的肩膀,请再靠近一些吧 ✧12-26
每日文案🪩🍜|推开了窗,遥望天空,数不尽的梦苏醒 𓋜12-26
每日文案 |风吹开哪页,就读哪页12-26